新闻资讯
我集团入选“2008中国全面小康(区域发展)十大贡献企业”
日前,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饭店举行,我集团被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组委会评选为“2008中国全面小康(区域发展)十大贡献企业”。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央财经办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办主任陈锡文等领导与专家出席本次论坛。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第一年。本届论坛以“全面小康与区域科学发展”为主题,发布了“2008中国全面小康(区域发展)贡献企业”、“2008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等奖项名单。 作为一家产能超5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民营企业,我集团秉承“做精、做优、做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换位思考”的工作方针和“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厂”的发展方针,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本身实现扭亏为盈、蓬勃发展的同时,集团始终致力于“为员工增收入、为地方多纳税”,潜心经营,奋发图强,使2008年集团员工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入库国税更是占到了武进区的15.5%,在帮助员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集团通过出资办学、帮困助学、修桥铺路和爱心慈善捐款等公益活动,累计向社会资助近2亿元,善尽了企业回馈社会的职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了常州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典型表率之一。
【发布日期:2009-01-19】
我集团与八一铁合金集团缔结战略同盟
图为我集团常务副总裁刘伟(左)与八一铁合金集团董事长安汉民(右)签署合作协议。 为实现优势互补,稳定购销渠道,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日前,我集团与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牢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始建于1959年,系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全国重点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该公司的“鑫凰”牌锰系铁合金曾被授予“广西名牌产品”,并畅销国内17个省市各大钢铁企业。 八一铁合金集团与我集团于2005年即开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在多年诚信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均产生了缔结战略同盟的愿望;尤其在当前市场危机下,多一个同命运、共呼吸的战略合作伙伴,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稳步发展的信心和把握。为此,在2008年12月底,我集团常务副总裁刘伟一行飞抵八一铁合金集团,对该集团生产现场和硅锰合金、高碳锰铁等主要产品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就战略合作方向和方式与该集团董事长安汉民举行了友好会晤,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 在签字仪式上刘副总裁指出,八一集团硅锰合金等产品质量优良,完全符合中天钢铁电炉、转炉炼钢工艺的要求;希望双方在继续保持良好合作氛围的基础上,逐年提升合作业务量,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
【发布日期:2009-01-06】
我集团举办2009新年音乐会
图1长影乐团深情演奏 图2音乐会现场 携手长影乐团 引爆视听冲击 我公司举办2009新年音乐会 12月28日晚,我集团2009新年音乐会在红星大剧院拉开帷幕,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长影乐团为全市1000余名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交响乐章。 长影乐团成立于1947年,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国家级交响乐团。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培养和造就了尹升山、雷振邦等一大批颇有建树、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艺术家。从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开始,该乐团共为七百多部电影作品录制过音乐。许多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优秀电影音乐作品如《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和《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都是出自长影乐团。 在当晚举行的交响乐汇演中,83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大师尹升山、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吕晓雷和国家一级演员万天蓉、刘世龙等,携手乐团的演奏家们,共同演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英雄赞歌》等国产经典影片中的主题曲和管弦乐《凯旋进行曲》、《狩猎波尔卡》等外国经典电影歌曲。演奏家们满怀深情,在琴键弦上编织出渊远流长的长影记忆;乐团高超的演奏水平和原汁原味的交响音乐效果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听冲击和享受,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发布日期:2008-12-30】
“中天钢铁”迎战危机启示之三
08年11月20日 蓄势远谋 上周二,新华社发布了“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公示名单。记者注意到:在这份237人的名单中,惟董才平一人来自钢铁行业。 “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对‘中天’致力于打造‘绿色钢城’努力的认可”,董才平觉得,“追求循环、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也是中天集团可持续进步的自身需求”。 “浓烟滚滚、热火朝天、机声隆隆……” 赵金涛说,当年反映钢铁企业火热生产场面的文字,总少不了这些含着激情与褒意的词汇。 18岁起就做炼钢工人的赵金涛,是中天集团的副总裁。他打趣道,“如果再不让这些词汇消失在生产现场,企业早晚要消失”。 传统的钢铁企业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而中天在集团成立初,就制定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工厂”的方略。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更让“中天人”感受到:“节能”,是为企业未来“蓄能”。减少“排放”,是为明天“释放”优质企业潜力。 中天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循环发展之路: 利用各种二次资源,进行再利用。他们大胆创新,每年综合利用污泥8万吨、氧化铁皮5万吨、瓦斯灰2万吨、钢渣铁精粉3万吨等,作为烧结添加辅料,综合利用二次资源价值约1.44亿元;同时,还对高炉水渣及电厂粉煤灰、脱硫渣、炼铁炼钢除尘灰全部有效处置,做到固废管理零储存、零排放,100%综合利用。 工业用水,历来是企业资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在实施COD减排工程过程中,中天集团对各厂工业用水设备进行整修、循环水处理设施进行填平补缺,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目前,集团在水循环系统上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每年减少工业用水新鲜水量200万吨,水循环利用率96%以上,吨钢耗新水3.8吨,达到了钢铁产业政策要求指标。 “固态的、液态的,我们没有一样轻易废弃”,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兴介绍,在中天集团,“甚至废余的煤气,也被回收用来发电、轧钢”,他们年回收利用的煤气总计60亿m3,折合标煤约38万吨,年效益超过3亿元。 他们投入2亿元建设的高炉TRT余压发电项目,年发电1.5亿kwh,节约标煤6万吨,年增效也超过1亿元。 此外,烧结机密封改造、风箱保温,高炉焦炭烟气烘烤,电炉热装铁水炼钢、连铸坯热装热送、绿色照明系统等,各项节能项目累计年节电2.93亿度,节约标煤22.5万吨。热电厂脱硫工程,投入2000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 投资近5000万元进行大规模绿地建设,绿化面积累计达600余亩,厂区可绿化面积达到100%。“道路宽平坦、两岸绿化带、四季花飘香”,如果不是看见伟岸的高炉,你会恍若置身某个大型花园。 …… 近百个项目,投入达到8.7亿元之巨。这些项目,与“国十条”措施中国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理念,极其吻合。 在日前进行的江苏省 “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中天集团被省发改委评为“超额完成”,成为江苏省17家“超额完成”企业之一。而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省65家企业节能考核中,中天钢铁成为少数的考核等级为超额完成的单位。 “重新洗牌,势在难免。谁超前实现循环发展、绿色生产,谁就能赢得明天”,逆境出强者,更出智者。董才平认为,这次经济危机,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调整发展模式的最佳机遇,“要想把‘中天’建成百年老厂,就必须抢在别人前面蓄积能量”。 本周,中天集团将举行企业第四届运动会闭幕式。董才平说,“团结就是力量。危机中,高昂的士气、凝聚的人心,就是最大的能量。” 另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在一些企业大面积裁员的情形下,中天集团最近又新招了2800多位员工。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