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舞”出来的精彩人生
毕梦科,常州刘国钧高职校机电工程系2008级学生。在校期间,历任系学生会副主席、校文艺部部长、校学生会主席;曾获得常州市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等荣誉。 毕业那年,通过校园招聘,毕梦科进入中天钢铁的分厂,成为自动化班组的一员。因时常代表厂部参加公司的文艺活动,后被调到公司工会工作。不久,公司成立艺术团,需要特招一批能唱会跳的文艺骨干。毕梦科虽不是专业出身,但天生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学生干部的经历又使他善于抓住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加之期间,毕梦科策划的音诗画获得公司一等奖,于是,他毛遂自荐并成功加入了中天艺术团。 艺术团的同事多是南艺等高校毕业的专业人员,毕梦科自比望尘莫及,最初根本没有上舞台的机会;但他不服输、不放弃,慢慢的,他的水平也与日渐进。因见同事常被琴行舞房邀请去授课,毕梦科就萌发开舞蹈培训的念头。 要实现这个念头,毕梦科面前有太多的困难。最初,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市场调研摸底,深入了解舞蹈培训市场的发展空间。经过筹备,2013年11月,他在横林镇的“舞艺舞蹈培训中心”正式开张。 刚刚起步时,培训中心只设“中国舞”、“少儿街舞”、“爵士舞”三个舞种,家长们对培训中心也是将信将疑,所以每节课只有两三个学生,多的时候也只有五个。毕梦科没有退缩,他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座谈,用真诚取得家长的信任。 2015年,舞艺舞蹈培训中心逐渐走上发展之路。毕梦科没有停止脚步,他想到“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属于横林镇的艺术城,把所有艺术相关的培训机构都聚集在一起,这不仅可以方便家长,更是着眼于艺术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后来,毕梦科克服重重困难,在横林镇核心地段与“艺家人琴行”进行整合,开设舞艺舞蹈旗舰店。2015年暑假结束,舞艺舞蹈的学员已经有一百多人,而毕梦科也在策划成立第三家分店。 创业三年,毕梦科的青春经历了一次次洗礼与蜕变。谈起曾经就业时的迷茫、创业时的困难、未来的打算,毕梦科总是面带笑容坦然面对,“一个人要让梦想张开翅膀。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两点:勇气和行动。” 源自常州晚报
【发布日期:2016-06-20】
市长费高云一行视察集团
【发布日期:2016-06-05】
集团领导赴山东潍焦集团考察学习
【发布日期:2016-06-05】
费高云赴常州经开区调研 以大开发大建设推动大发展
常州经开区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昨天,市长费高云专程赴常州经开区调研时指出,经开区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向高处攀,以大开发、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加快建成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产城融合样板区。 中天钢铁综合原料场环保改造工程已全面实施,其中焦炭料场全封闭除尘改造项目已搭建大棚胎架,目前网架正在合龙,预计10月底竣工,相关配套项目也同步实施。费高云指出,项目竣工投运后,将有效提升全市空气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机厂河沿线两侧地势低洼,历来是我市防汛抢险的重点片区。机厂河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市城市防洪的重要节点工程,具有防洪、排涝、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功能,目前已投入运行。费高云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应,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能力。 总投资4.1亿元的东方新城中小学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费高云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有效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费高云还察看了博瑞特高压试验大厅和龙锦路工程建设现场。今年以来,常州经开区以实施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1-5月份,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3.4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亿元,增长25.1%;固定资产投资102.3亿元,增长21.9%。1-5月份,经开区7大类19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09亿元,其中9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序时进度的41.76%。在开展总体战略规划编制的同时,经开区还完成了产业发展、综合交通、供电规划、专题园区、有轨电车线网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发布日期:2016-06-02】
中天钢铁:“大战略”赢取市场先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处于去产能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的钢铁行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对钢铁企业来说,如何才能把这一机遇转化为提升主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 把握市场脉搏,优化发展路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对中天钢铁而言,这些不仅是目标和口号,更是紧紧围绕“大战略”的一个个决策和一次次实践。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正确的转型方向,中天钢铁坚持品牌战略和客户服务,培育了实打实的竞争力,实现了从专业到卓越的蜕变,从一个侧面对钢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诠释。 本期特刊发《“大战略”赢取市场先机》一文,以飨读者。 “市场无限大,看你的本领大不大;市场无限小,有你没有他。”4月7日,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话语中充满了他对市场的自信,以及对中天钢铁集团能力的自信。 在钢铁行业极端困难的2015年,中天钢铁集团实现了100%销售、100%回款、100%能力释放,并实现利润近4亿元。 早在2005年,中天钢铁集团就开始了转型升级战略:5年“普转优”、5年“优转特”、5年“特转精”。现在,中天钢铁集团已经成功开发出石油、化工、轴承、帘线、焊丝等上千个优特钢产品,成为中国最大的“优特钢精品基地”。 “你看现在,我的鸡蛋不是放在一个篮子里的。1000万吨钢,其中500万吨是优特钢,500万吨是普钢(优质螺纹钢、线材)。行业不好时,特钢还是有效益的。”董才平介绍,“而且,我现在的装备都是‘宝马’级别的,未来产品的提升空间还大得很。” 市场定位———下好先手棋 “准确分析和判断市场及走势,并迅速做出决策,是制胜市场的关键。其前提是在认识和判断上超前一步。”董才平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常州,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这里积累深厚、文化繁荣、经济活跃、钢材消费旺盛。 2007年时的中国钢铁行业,还处于产量大幅增长,利润丰厚的状态,很多企业都在上马板材生产线。长期搞销售出身的董才平在和业内专家交流中发现,当时已建和新建板材产能已经过剩。 “当时,我们也准备在南区上马中宽带生产线。但董总这个结论得出来之后,马上拍板调头,对南区进行重新规划。”中天钢铁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军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最终,瞄准江苏发达的机械制造业,中天钢铁决定建设以中高端制造业为目标市场的500万吨优特钢精品基地。 一年之后,新基地建成投产,产品十分受欢迎。 “现在,我们的冷镦钢、帘线钢、焊丝钢基本上在常州本地就销售完了,供不应求。”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特钢公司总经理刘宇说。 “其实,在这一转型升级战略决策之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很受欢迎。而且,随着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客户群体也越来越优化,有国企、央企。”完整见证了中天钢铁发展历程的集团副总裁周国全介绍。 据悉,“中天”牌螺纹钢、高速线材等建筑用钢一直是中国的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但是,董才平认为,钢铁市场正进入一个细分的时代,产业升级不可避免,中天钢铁也不可能只靠低端产品生存,必须瞄准高端市场,下好先手棋。从2005年开始,中天钢铁集团先后投入几十亿元实施了高炉、电炉、转炉、轧钢生产线的技改,于2007年决策建设500万吨南区特钢精品基地。 “董总确定的转型升级发展方向非常重要。大方向确定之后,我们就按照最高标准来建特钢基地,对设备要求真的是很苛刻。”周国全介绍。自2005年谋划优特钢转型,中天钢铁集团先后投入巨资引进了美国摩根5.5代轧机、德国考克斯轧机、阿特拉斯制氧、德国西门子电气设备和国际先进的轧后处理装备等。他们还全面推进特钢“522工程”,即50万吨精品钢、200万吨特钢、200万吨优钢,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高端棒线材精品基地,拓展销售市场。此外,在具体的转型升级路径上,通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分步行走,也确保了中天钢铁转型发展的稳步疾行。 “转型升级,还是要有基础的。我们正是有了前面的基础,加上董总一直在下先手棋,才可以成功。”周国全说。 质量品牌———实打实的竞争力 “整个行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战略,通过质量和口碑来拓展市场。这才是实打实的竞争力。”董才平认为。 2015年4月份的一天,中天钢铁集团召开机构改革大会———成立中天钢铁有限公司和中天特钢公司。来自国内某著名特钢公司的技术专家刘宇被任命为特钢公司一把手。其目的,董才平指出:一是大力发展优特钢,二是全面对接资本市场。 “现在,我们北区是中天钢铁有限公司,南区是中天特钢有限公司。我为什么要把普钢和特钢分开?因为特钢和普钢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思路和技术路线,必须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尤其是做高端产品。”董才平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推动高端钢铁的技术升级,挺进“高”“精”“尖”是中天钢铁集团的既定战略,毕竟现在许多高端、特种钢种依旧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在技术上还是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特钢存在批量偏小、质量控制更严格、设备要求更高、技术更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普通钢种大批量、快进快出的特点正好相反。为此,中天钢铁集团专门成立特钢棒、线材两个攻关小组,目的是对接世界一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不久前,国内紧固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永龙一行来到中天钢铁集团访问,双方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晋亿对供应商要求非常高,之前我们很难进入。现在,随着我们质量的提升,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了。”刘宇说。 与晋亿实业类似,早在2015年,位居钢帘线领域世界前列的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和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就已成为了中天钢铁集团的大客户。 “其实,这类企业,包括法尔胜,并不怎么考虑价格,他们对质量要求很高,而且必须保持稳定。”周国全说,“我们通过与这类一流用户的合作交流,包括请他们的技术人员过来指导,少走了很多弯路。” 为了快速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针对不同的产品种类,中天钢铁集团采取了先瞄准国内最好的产品进行对标攻关,后瞄准国际最好企业的产品进行对标攻关的战术。 “这种办法很奏效,不但让中天的产品用很短时间达到一流水平,而且基本都超越了对标目标的产品。”董才平说,“未来,我们将瞄准日本等国家的国际最先进企业对标攻关。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了大量的国际化人才了。” 据了解,常州地区焊丝钢市场潜力巨大,一直由外地品牌产品占领。中天钢铁生产后,就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不久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对中天钢铁集团的轴承钢进行抗疲劳测试,发现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人才、检测、设备都是国内最好的。再有一两年,我们就可以全面进入行业一流行列。”董才平说。 2015年,“江苏省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奖牌被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中心送到了中天;而越来越多的国际著名企业正在寻求与中天钢铁集团的合作。 客户服务———从专业到卓越 “市场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服务做好了,空间还会有。”董才平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但是,仅仅做到专业还不够,还得卓越。” 在普通长材销售上,中天钢铁集团为大客户专门配货,并提供定制、延伸服务等。比如对工程类用户,中天钢铁集团可以提供产品长度的定制和规格的定制,以满足他们的工程需要。 在特钢销售上,中天钢铁集团按照3个人一个团队配置,其中两名业务人员,一名技术人员。每个团队须要逐县、逐区、逐镇地去跑,把信息收回来,研究他们的需求,再逐个服务。这种团队组织,除了可以满足市场开发的需要,技术人员可以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还可以搜集目标客户的具体技术要求,改进现有的产品,甚至为用户提供订单式生产。 “在开发市场时,董总也会给我们当推销员。我们找到大用户时,董总亲自带队去谈业务。可以说,内部提供管理、生产、技术和很好的支撑,外部董总在推动,节奏还是比较快。”刘宇介绍,“我们对客户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对于特钢产品的订单式生产,周国全认为,“对于战略客户,特钢实质上没有统一标准,只能按照用户自己的标准生产。”2015年,全球著名的轴承公司斯凯孚给中天特钢一个订单,其技术代号被称为“U2”,碳含量、强度、塑性等,甚至包装都与国标不同。“因此,对特钢用户的服务肯定是个性化的。”周国全说。 服务客户,开发市场作为一门艺术,董才平认为,转型升级过程中理念也在转变,必须颠覆自己原有的固化思维、落后观念。 500万吨优特钢!这么大的规模,市场能容得下吗?“对此,我一开始有点担心,但董总说,‘你放心,我们的市场很大。’”刘宇说。 首先,不能仅仅将中天的市场局限在江浙。重庆汽车工业发展很快,尤其它又是一个特殊钢材净流入的地方,当地没有特钢企业。“原来我们觉得重庆很远,无物流优势,经过调查研究,完全颠覆了我们之前的概念:所有的特钢企业到重庆都远。我们这里走船运,经长江,逆流上去,一吨钢只要花80元~90元就到了,中天还略有优势。”刘宇介绍。 其次,要走出去,做国外的市场。几年前,中天钢铁集团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利用金融中心资源优势,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品牌形象,以轴承钢、冷镦钢等高端产品为代表的新品全面走向国外市场。2015年,中天钢铁集团出口覆盖了东南亚六国(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非洲、土耳其、中东、南美、北美、韩国、印度、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借力拓市,也是中天特钢的一个新“发明”。“2015年末杭钢半山厂区关停,集团领导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机,可以接手杭钢的市场、人才,我们叫‘拥抱杭钢’。我们主要是合作生产,杭钢拿来合同,我们来生产,有的贴牌,有的作为我们的一个销售窗口。这个过程也带动了我们工艺的进步。”周国全介绍。 “中天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加上我们品种结构调整,中天在优特钢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刘宇认为。 “我们提出要把品质、服务、技术做到最好,优特钢还有做大的空间。”董才平认为 。 来源:中国冶金报 记者 陆闻言 陈琢 刘加军 朱元洁 实习记者 王明军
【发布日期:2016-05-23】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常州模式
2013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常州签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共建协议。两年多来,我市牢固树立“体育即民生”的理念,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2015年4月,常州市本级及辖市、(区)均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州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统筹资源配置,强化组织推进,先后出台了《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和《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强化规划引领,做细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连续9年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连续5年把“体育惠民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每年向各辖市、区下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书,实行目标考核。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41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顺利开展。 而今,一个“设施更普及、组织更健全、活动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群众更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常州已变为了现实,500万常州人民尽情感受着体育运动的魅力,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正为常州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创新: 常州模式之魂 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既是体育事业管理者、又是体育服务“供应商”的体育行政部门力量有限,依靠现有资源难以满足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 如何破题? 2014年,常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政府财政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相关制度。过去的两年中,常州先后共对外发布49个项目,近60家企业和体育组织参与竞标,49个项目全部按期完成,现场观摩和参与的群众近30万人,共吸引社会资金超过200万元,基本实现了高效规范化使用财政资金、满足群众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预期目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政府购买激活了沉闷已久的体育市场,广大社会组织成为活跃的“供货商”。常州市舞龙舞狮协会秘书长胡剑说,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过去,由于缺乏资金,他们协会主办的比赛活动规模小、影响弱,参与和服务人群有限;现在,政府资金可作为比赛启动经费,再加上协会的市场化运作,举办常州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舞龙比赛才成为现实。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近年来,常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引擎,不断转变体育工作政府职能,一项项领跑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探索,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亮点频显—— 2014年,常州启动实施“医保健身一卡通”项目,城镇居民医保卡个人账户满3000元即可到定点健身场馆购买健身服务。当年即有超过5600人次市民使用医保卡购买健身服务,消费总金额达320余万元。 成立市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围绕体育做产业,依托产业办实事”,建立了体育场馆投、建、管一体化运营机制,形成了投入产出自我平衡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建成区、镇级全民健身中心2个,在建3个,实现了品牌、管理、资金和人才的“四个输出”。 围绕“让运动员去读书,让读书人去运动”目标,体育和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探索推进教体融合之路,提出“名校办名队”的目标口号,形成“一校一品”的教体结合新格局。 建立“体校主导、一校多点、教体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校外体育技能培训平台;建设以运动康复为核心的体育医院,实现体育科医资源开放共享。 协调: 常州模式之根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设施是基础,协调布局是前提。常州坚持“城乡一体、普惠均等”的原则,建设市、辖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居民小区)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2.04平方米,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 2012年,我市实施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24个街道(城关镇)316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从2014年开始,常州着力推进农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目前,所有行政村和较大的自然村已全部建成达标。 在完成布局的基础上,常州更致力于公共体育设施的结构均衡:大力建设满足中老年人健身需求的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设施,积极引导建设11人制标准足球场、7人制足球场、笼式足球场、拼装式游泳池、室内篮球馆、网球场等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切实满足广大青少年体育健身需求。 在实现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全覆盖的前提下,近年来我市又着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从2011年开始,我市对新建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按每平方米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截至目前,补助资金超过2000万元,全市60个镇(街道)中50%以上均建有室内健身场馆。 2012年以来,常州还积极推进体育社团向乡镇(街道)延伸覆盖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推行“3+2”发展模式:各镇(街道)成立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至少成立2个以上的单项体育协会。到2013底,全市60个镇(街道)中全部完成了“3+2”模式,全市80%以上的群体活动都由体育社团组织承办。目前,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镇(街道)以上的体育社团超过600家,建成了层次分明、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的体育社团发展体系。 公共体育服务不仅是全民健身服务,也包括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竞赛等内容。近年中,常州把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和承办各类赛事和健身活动;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实现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 绿色: 常州模式之美 宿营天目湖畔,徒步南山竹海。一条运动休闲与生态旅游互相融合、体育产业与旅游经济互相促进的发展道路,正从常州溧阳秀美山水中蜿蜒而出。 依托自然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体验式户外运动休闲旅游。近年来,早已蜚声海外的溧阳旅游正逐步实现又一次“华丽转身”。这座被国家体育总局首批认定为“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江南古城,目前年接待体育旅游300万人次,连续两年获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共500万元,数额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目前,该市“一环、两湖、三山、四团”整体布局已初具雏形:一环:串联市域东西南北4条线路,开辟自行车绿色通道,形成全市旅游交通大环线;两湖:长荡湖溧阳湿地公园建造亚洲最大国际户外运动、垂钓乐园,天目湖建设成为现代水上运动中心和水上休闲活动基地;三山:整合瓦屋山、燕山、曹山资源优势,分别开发运动休闲旅游、体育主题公园、高品质“国际慢城”;四团:汽车山地越野度假区瓦屋山组团、体育主题公园休闲区城区组团、温泉康复养生区南山组团、垂钓体验区长荡湖组团。 在更大的范围内,随着“生态绿城”建设的渐行渐形,对常州市民来说,生态绿道已经不是新鲜词汇,人在绿中行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公共产品”。 住在天宁区青龙苑的江建平夫妻俩,每晚的例行健身活动,就是到附近的紫荆公园慢行道上快走三圈。在紫荆公园周长1.5公里的慢行道上,许多像他们俩一样的市民在这里边步行边聊家常。“走上几圈,活动下筋骨,出点汗,欣赏风景,身体倍爽。”这是很多人的感受。在紫荆公园周边,这样的慢行道有3条:东经120大道、横塘河生态绿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堂北路绿道。现在,每到晚上,不少年轻人常常相约在这里,骑自行车溜几圈,一派融融慢生活的惬意。 环绕朝阳花园社区的青红石小道,总长800多米,沿途一步一景,一路设置了30多处休息点,被社区老人们众口称赞。而走在新北区藻江河边,长19.8公里的生态绿道犹如缎带蜿蜒曲折,3米宽的小道两旁种植了各式适宜本地种植的乔木、灌木等,不时有微风从水面拂来,非常适宜边走边看……据统计,常州生态绿道总长度已超过200公里,其中包括慢行自行车道、慢行步道、驿站驿馆等。 今年,生态绿道建设将继续连片成网成环成系统。道在绿中,人在绿中,让人可以感知的这一生态文明成果,正在融为常州市民全民健身的绿色环境圈…… 开放: 常州模式之基 每周日下午,家住新北区燕阳花园的李建国都会约上三五球友,到与小区一路之隔的国英小学打上一下午的羽毛球。“以前都要开车出去找地方打球。”李建国说,“国英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后,走过去要不了5分钟,再也不用开车出去锻炼了。” 2008年,市政府出台《常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以此为依据,体育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联合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具体措施:将所有新建或改造的学校体育设施布局在道路边,便于向社会开放;对学校建设隔离围栏和设施维护管理等所需经费进行补贴,对开放工作做得好的学校给予奖励;根据实际选择全日制开放、节假日开放、寒暑假开放等多种形式,政府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经费补贴;成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学校周边居民免费办理健身锻炼卡,凭卡进校健身锻炼,杜绝安全隐患。 开放,是常州打造体育惠民工程的基础。近年来,常州不断加大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力度:体育局所属的23个体育场馆全部向市民开放,其中12个免费开放;鼓励、引导、支持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各类体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能力,全市80%以上符合条件的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市重大赛事每场比赛拿出5%的门票免费发放给低保人员、困难职工和残疾人。 开门办体育,不仅要推动场地开放,让市民群众能够享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更要引进来,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体育事务,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 从2008年起,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连续9年落户常州,书写了全国地级市连续承办单项国际赛事的新纪录。8年来,“中国常州”随着央视的直播走向了全国,在国际媒体的聚焦中走向了世界。常州优美现代的城市环境、科学高效的组织能力、文明热情的市民形象被广为传颂。 2014年3月,中天钢铁集团正式入主江苏女排,成立了江苏中天钢铁女子排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3支女子排球俱乐部、常州首支职业体育俱乐部。在当年的女排联赛中,江苏女排获得第3名,主力球员惠若琪、张常宁、陈展等凭借联赛中的优异表现入选中国女排,为中国队时隔11年重夺世界冠军立下汗马功劳。2015至2016赛季,江苏中天钢铁女排获全国女排联赛亚军。 近年中,CBA联赛俱乐部——江苏南钢队和江苏同曦队联赛主场先后落户常州,两队在常比赛期间,得到了常州球迷不遗余力的支持,常州主场被全国众多媒体和网友誉为“魔鬼主场”。 共享: 常州模式之核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常州立足本地实际,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参与,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全市每5年、辖市(区)每4年、镇(街道)每2年,组织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全民健身运动会。发挥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作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需求,因地制宜地组织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人群、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按照“一区一特色、一区一品牌”的要求,各辖市(区)均建有传统品牌特色全民健身活动,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活动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影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 鼓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队伍。全市50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都有3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32名,全市100%的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 建立并实施“1322”工程:各辖市、区至少建成500人以上体育特色团队1支,各镇(街道)至少建成100人以上团队3支,各社区(行政村)至少建成30人以上团队2支,各健身点至少建成10人以上团队2支。目前,全市已建成武进阳湖拳、天宁健身舞、钟楼阳光柔力球等500人以上团队10余支。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老年人是群众体育的主力军。大力加强对老年人体育支持力度,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老年人体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完善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网络;广泛开展门球、体育舞蹈等老年人喜爱的体育健身比赛和活动;定期为老年人开展科学健身宣教、体质测试等服务。 推出覆盖全市的具备智能搜索功能的全民健身数字地图,在公园、广场、绿地和有条件地区,试点推进体育设施二维码服务,将体育与科技有机融合。建立“常享动”智慧体育服务云平台,市民健身更加便捷和科学。 近年来,我市还建成了以市级国民体质测定中心为龙头、辖市(区)级国民体质测定站为主体、镇(街道)国民体质测定点为基础、国民体质流动测定车为补充,市区联动、城乡一体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平台。全市32个体质测试站点按照“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个性服务、跟踪服务”的要求,在主流媒体公布服务地址和联系电话,为市民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依据,不断提升体质测试服务水平。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6-05-11】
中天钢铁加速绿色节能转型 50余项环保技改投资10亿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近日举行的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信息:今年该集团将推进50余项环保技改,累计总投入超过10亿元,提升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整体改造,加快绿色制造,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建成行业内最具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优特钢企业。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才平介绍,随着钢铁行业步入“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高压力”的“三低一高”新常态,企业把转型升级着力点放到提质增效上,全面落实精益管理,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帘线钢、轴承钢、冷镦钢、弹簧钢等高档品开发,稳定并提高成熟产品性能;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出口贸易,优化出口结构,巩固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抢滩欧美等高端市场,实现出口60万吨目标。 据了解,2014年中天钢铁集团全年累计炼铁900.23万吨,炼钢901.04万吨,轧钢890.01万吨,发电14.5亿千瓦时,实现工业总值600.1亿元,营业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0.11%;利税13.47亿元,同比增长33.18%。 自成立以来,中天钢铁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建设,预计到2016年企业节能环保总投入将达到80亿元。目前,中天钢铁集团位居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制造业500强第50位、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第19位。 (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 朱元洁)
【发布日期: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