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永续辉煌(第二期)
【发布日期:2017-09-15 14:54:32】
    不负韶华 永续辉煌
——纪念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兴钢伟业20周年
 
    1997年至2001年,创业初期董才平一头扎进基层,跑遍企业每个角落,“搭脉搏、寻良方”,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大刀阔斧推革新,“以产促销、清理整顿、堵塞漏洞”,武进钢铁集团开始步入正轨。企业生存就需要发展,高速线材生产线点燃了企业崛起的希望。面对质疑,董才平顶住压力,毫不动摇;没有资金,董才平亲自在银行门口蹲守,催促贷款到位。短短9个月时间高速线材生产线竣工投产,开创了冶金史上建设速度之最。随后,“后劲工程”——6万千瓦热电项目改扩建投运,“腾飞工程”——90吨超高功率电炉投产,短短3年时间,企业突出重围,一个崭新的武进钢铁集团矗立在常武大地的东大门。
 
    2001年至2005年,企业完成改制,正式更名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完成后的中天钢铁传承国企优秀积淀,充分发挥民营体制优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董才平没有满足眼前的成绩,他冲破“小胜即安,小富即满”的传统束缚,带领全体员工开始二次创业:1#高炉、热电厂二期工程、合金棒材生产线、120万吨优钢工程……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产销双超百亿的“国家级企业”集团,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至此,中天钢铁成为了常武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本期推出《不负韶华 永续辉煌》大型专题报道第二篇章《艰苦创业 裂变发展超百亿》
 
   艰苦创业  裂变发展超百亿
 
 【编前】  武进钢铁集团公司改制为武进中天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后,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公司领导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2001年至2005年,集团制定了实施两轮发展规划,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并确立了在全国冶金行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地位。2002年8月28日,集团变更为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2004年6月24日,变更为江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2月19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变更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08.2亿元,销售收入108.59亿元,成为常州首家产销超百亿企业,并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56位。
 
    开疆拓土  打赢第一轮发展攻坚战
 
    2001年9月,武钢集团完成改制后,企业发展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初,集团明确了“十五”期末的奋斗目标,计划通过三到四年,将企业建设成为高炉、电炉、高线及螺纹钢、发电生产相配套,形成五位一体的短流程生产线。
 
    1#高炉投产  结束有钢无铁的历史
 
    2002年初,围绕90吨电炉的投产,集团决定建设高炉,实现铁水热送与90吨电炉配套,以提高钢产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2002年4月23日,经武进市经济贸易局批复同意,集团实施铁水热装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12月,由中国十七冶总承包的高炉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2003年3月20日,第一炼铁厂成立。9月23日,1#高炉竣工投产,铁水由汽车铁水罐热装运到电炉厂。自此,集团结束有钢无铁的历史!
    建成螺纹钢生产线
 
    为进一步扩大效益,做强企业,集团在经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发现,合金钢材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普通碳钢材。为此,集团决定充分发挥电炉生产合金钢的优势,新建两条螺纹钢生产线。
 
    第一条线设计年生产能力70万吨,最高轧制速度为10.9米/秒,2002年12月动工。2003年3月,第二轧钢厂成立。7月14日,70万吨螺纹钢生产线点火烘炉,8月2日试生产并即投产。第二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力60万吨,于2003年6月开工建设,两条生产线均采用PLC自动控制,轧制规格为18毫米、20毫米、25毫米建筑用螺纹钢,总计投入资金3.29亿元。
 
    完成热电二期6万千瓦机组工程
 
    2000年11月,集团建成第一台6万千瓦热电机组后,武进供电供热的紧张状况依然存在。2001年,武进市政府制订电源建设新规划,确定集团公司热电厂扩建,建设二期6万千瓦燃煤供热机组工程。
    2002年2月20日,中天钢铁公司成立热电厂二期工程指挥部,董才平任总指挥,周秀生、梅高阳、赵建平任副总指挥,郭志保任总工程师。工程由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总承建。2002年8月18日,热电二期工程投运。2003年3月25日,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中天钢铁公司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电力公司同意《热电厂2号机组接入系统(校核)的审查意见》。工程总投资1.38亿元,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
 
    2003年完成三大工程建设是集团改制为民营企业后的首场硬仗,也是中天钢铁快速发展的起步篇章。实现第一轮发展规划后,集团年新增产值23.7亿元,员工的收入大幅增加,2003年人均收入18440元,比上年增加7000元,比2001年企业改制时增加1.1万元。
 
    顺势而上  推进第二轮发展步伐
 
    在第一轮发展规划实施的同时,董才平高瞻远瞩,带领中天人着手规划第二轮发展,重点是建设120万吨优钢工程。
 
    2003年6月9日,集团成立120万吨优钢系统工程指挥部,董才平任总指挥,吴志炼、周永平、梅高阳任副总指挥,一期工程由吴志炼主持,二期、三期工程由梅高阳主持。

   120万吨优钢一期工程相继投产
 
    2座450立方米高炉投产
 
    建造2座450立方米高炉是集团实现年产铁160万吨目标的重要项目。2003年10月,2#、3#高炉项目同时开工。经过一年奋战,2004年10月22日、10月28日,炼铁厂2#、3#高炉相继出铁。
 
    2套75平方米烧结机投产
 
    集团在高炉建设的同时,于2004年2月开工建设75平方米烧结机,工程总投资2.4亿元,设计年产烧结矿200万吨。4月6日,集团成立烧结厂。2005年3月24日、25日,两套烧结机相继投产。
    2座45吨转炉投产
 
    为更好地解决高速线材生产所需坯源紧张困难,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种类,集团决定实施45吨转炉技改项目,工程总投资4.82亿元。2004年4月6日,公司成立第三炼钢厂。1#、2#转炉于10月28日、30日相继竣工,12月31日和2005年3月先后投产。
 
    2座10立方米球团竖炉投产
 
    2003年5月,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球团竖炉工程开工。2005年3月7日,集团立球团厂。2006年1月和10月,1#、2#球团竖炉先后投产,年产量120万吨,总投资1.82亿元。
 
    120万吨优钢二期工程——
 
    合金棒材生产线投产
 
    合金棒材生产线设计年产能力120万吨棒材。工程于2003年2月开工,总投资2.37亿元。2004年4月6日,第三轧钢厂成立。2005年3月合金棒材生产线投产。
 
    120万吨优钢三期工程——
 
    热电三期6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120万吨优钢三期工程主要是建设热电厂第三台(3#)6万千瓦热电机组。2003年9月28日,3#热电机组于开工。2004年8月19日,该机组投运,一次并网成功。工程总投资1.54亿元,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
 
    120万吨优钢工程是集团首次向312国道以南拓展。工程总投资16.45亿元,占地面积超80万平方米,是当时集团投资规模最大、配套建设最全的工程。这项工程历时一年多就基本完成。优钢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中天钢铁第二轮发展规划胜利实现,企业踏上了冲刺产销双超百亿元的征程上。2004年3月,中天钢铁晋升为“国家级企业”集团。
 
    双超百亿  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2005年,国内钢铁行业投资过热,钢材产能大量释放,利润空间大幅压缩。面对不利的大环境,集团反复调研市场,寻找新的契机。集团董事会果断决策,调整产品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将产品定位在优质圆管坯和圆钢上,并加大技改投入,开启了中天钢铁优钢发展之路。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天牌”优钢产品从无到有,犹如雨后春笋,用于制造石油、化工、高压锅炉管和轴承等数十个品种百余个规格的热轧合金圆管坯、热轧合金圆钢等系列优特钢种先后开发。凭借上乘的质量,产品源源不断投放市场,保持无库存和资金回笼率100%,集团成为国内重要的合金管坯生产基地。
 
    2005年8月1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天钢铁以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67.93亿元,利税2.49亿元,利润1.01亿元的业绩列356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列187位。
 
    2005年11月,集团提前实现产销双百亿目标,常州市、武进区两级党委、政府对全市首家产销超百亿元企业进行表彰。12月11日,中天钢铁超百亿庆功表彰大会在常州红星大剧院召开。会上,董事会成员被授予“常州市五星企业优秀经营团队”、中天钢铁被授予“常州市五星企业”和“常州市优秀企业”荣誉称号,董才平被授予“常州市明星企业家”、“常州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中天钢铁成为常州市首家产销双超百亿元企业。
 
    是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08.2亿元,销售收入108.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56.53%、59.84%,实现利税4.43亿元,利润2.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77.9%、58.3%,荣列2005年度江苏百强民营企业第11位。

    挥师西进  完善配置  多元产业助力企业新飞跃
 
    为实现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平衡原料供应。2001年至2005年,集团在常州市政府、武进区和新北区、钟楼区政府的支持和要求下,先后兼并收购了武进锁厂、常州焦化厂、武进铁合金厂。兼并收购壮大了集团焦炭、炼铁、炼钢和辅料生产能力,弥补了原料供应的不足,同时,兼收并购的企业多位于常州城西大运河畔,是集团实施西区战略的重大举措。
 
    心怀感恩  收购武进锁厂 

    武进锁厂位于武进奔牛镇,是董才平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他从一名合同制工人起步,一步步成为企业领导人,1997年,怀揣着要做“常州市最大企业,做千亿规模的企业”的梦想的董才平迈入了钢铁领域,到2001年,在董才平的带领下,武进钢铁集团完成改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然而,“老厂长”董才平离开后,1999年,武进锁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处于半停产状态。董才平没有忘记他的老同事,老部下们,2001年10月3日,心怀感恩的董才平力主收购武进锁厂,中天钢铁支付股权转让费27.5万元完成收购,接收锁厂全部产权、债权债务和全部在册职工、离退休人员。12月25日,正式组建为武进锁厂有限公司,增加炼钢用辅料产品的生产。2005年11月,武进锁厂有限公司更名为常州中天炉料有限公司,专业配套集团所需的硅钙线、碳线、纯钙线等包芯线和热电偶、取样器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成为奔牛镇的重点企业。
 
    主动出击  收购常州焦化厂 
 
    2003年下半年,集团1#高炉即将竣工,投产后每年需要大量的焦炭,而集团尚未有稳定的焦炭供货渠道。而常州焦化厂位于常州城西,是常武地区唯一生产焦炭的国有企业,有沪宁铁路新闸站到工厂的专用线和大运河上的专用码头,拥有年产20万吨焦炭能力,向常州市区12万户居民供应煤气。

    由于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常州焦化厂面临结构调整。常州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3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允许和鼓励外资和民资以购买、兼并、租赁、控股、参股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集团领导得知焦化厂即将出让的信息后,主动向市政府提出收购该厂意愿。

    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在常州尚无先例,让焦化厂干部职工十分顾虑。为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董才平与集团多名领导带领工作组到焦化厂摸底情况,深入车间、科室召开座谈会,解答有关问题,并制作了数十块展板宣传集团,组织焦化厂中层以上干部参观中天钢铁。董才平认识到改变企业的体制、性质不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才是硬道理,必须依靠员工才能把生产搞上去。董才平提出,焦化厂被收购后可实行“一企两制”,一是原焦化厂职工的国企待遇不变,工厂当年完成生产经营目标,2004年人均增加工资10%;二是不让一名员工下岗;三是原来的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保留不动。7月9日,焦化厂召开四届一次“两代会”,58位代表有55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了中天钢铁收购焦化厂的决议。8月15日,常州市政府、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分别作出批复,同意焦化厂改制组建“常州中天焦化有限公司”。2003年8月21日,常州市代市长徐建明等领导参加常州中天焦化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中天钢铁收购焦化厂后,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款1550万元,投入470万元改造煤气净化装置,提高了煤气质量,受到员工和煤气用户欢迎。2004年2月,中天焦化有4个车间实施吨焦工资总量包干,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全年产焦炭26万吨,外供城市煤气5700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2005年和2007年,集团公司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4座冶金石灰窑和对2座焦炉实施技术改造,解决煤气利用和环保问题。2004年至2007年,焦化公司员工人均年收入从2.1万元提高到2.7万元。

    民营企业成功收购国有企业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正确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由于集团各项措施得当,收购工作实现了“四个满意”:政府满意,员工满意,集团满意,用户满意。

   2003年至2010年,中天焦化成为了中天钢铁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
 
    顾全大局  接收武进铁合金厂 

    武进铁合金厂为国有企业,位于常州城西连江桥,2002年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归新北区管辖。该厂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有103立方米冶炼锰铁高炉2座、水泥生产线2条及发电机组2台,至2003年5月,有职工961人,累计亏损3072.24万元,资产负债率141.48%,企业实施破产。根据新北区政府处置破产企业的意愿,集团考虑可利用其高炉冶炼生铁,于是决定接收铁合金厂。

    2004年1月13日,集团对铁合金厂重组,成立常州中天热电有限公司。新的领导班子首先安置职工,稳定生产,将科室管理部门由14个减至5个,中层干部由68人减至23人。同时,陆续安排破产后下岗的职工重新上岗,从150多人增加到460多人。这年,集团投入资金对2座高炉进行技改,生产锰铁2.6万吨,水泥22万吨,发电1523万千瓦时。2005年7月,由于水泥产品效益不佳,关停了水泥生料及机立窑2条生产线,加快改造锰铁高炉冶炼生铁的步伐。经干部员工日夜奋战,2座高炉分别仅用10天、30天时间改造完成,10月下旬顺利出铁。12月19日,铁水热装成功转运到集团炼钢,实现了集团资源的整合。
访问统计: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