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中天人联手书写“中天故事”
【发布日期:2021-09-08 15:41:26】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身着蓝色工服的后背上,白色的汗渍层层叠叠。随着项目即将进入施工、调试、试生产“三同时”阶段,现场近2万名施工人员加紧作业。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全省优化产业布局、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开路先锋,也是超现代化、超低排放的绿色钢厂典范。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力源介绍,建成达产后,预计带动周边配套的工业和服务业8万人就业,每年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一期项目有望于今年点火投产,创造冶金史上的“中天速度”。
  从长江之畔挺进黄海之滨,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新老中天人发扬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精神,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中天故事”。
  争分夺秒,项目推进一路加速
  2020年2月,海边寒风凛冽。中天钢铁派出先头部队两批共10多人率先进驻东灶港,开展前期工作。
  工程管理部李杰第一步对接的是海边的工程地。“地块当时最深的地方标高是负十几米,而工程要求达到正5米标高、承受地耐力8吨。”为此必须进行吹填作业。全部工地吹填有多道复杂工序,估算正常工期至少18个月。工程管理部争分夺秒,合理组织各地块开工顺序与进程,最终,仅4个月就完成其中焦地地块的交付。
  “到8月28日整个项目正式开工,两个多月间,我们就把施工许可办了回来。”李杰说。
  徐晓明曾任常州中天录安洲码头副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具有码头建设与管理经验。来到南通后,他全面负责中天南通海港和内河码头的前期报批报建工作。
  海港有8个5万吨级泊位,岸线长2034米;内河有30个1000吨级的泊位,岸线长2048米,均涉及14个报批手续,常规办理需时一年半到两年。为节省每一点时间,徐晓明盯紧报批流程,每天“背着公章”跑,做到“人随文走、趁热打铁”。只用6个月,团队就“啃”下了硬骨头,前期报批手续全部完成。
  对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每一个参与者而言,起步即冲刺。正是这样的奋斗姿态,成就了一项项“中天速度”。
  攻坚克难,不畏风雨使命必达
  去年6月中上旬焦地地块交付后,碰上梅雨季,原本夯实的沙土经雨水一泡,变成淤泥质土,给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造成极大困难。
  “临时道路还没通,我们就用挖机来回运管道;供水管道的施工没有电源,我们带着发电机一步步前进;常规材料需要人工背,我们一天二十几趟来回跑……”让李杰自豪的是,在疫情、天气、环境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夹击中,团队硬是凭着一股开山破路的劲,把水、电、路都通了出来。
  发电项目组的仇万俊,对去年7月的一件事印象深刻。当时项目场地刚吹填完,他每天都和搭档黄旭到现场跟踪地质勘察进度。“那天走着走着,突然我一只脚就陷了下去,高帮雨靴全部没在黄泥里,整只脚被吸得牢牢的。”仇万俊说,当时两人好一阵忙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等到大家从泥地中挣脱,黄旭的一只袜子已不知所踪。
  这种场面,机修项目组应急队的队员们也没少经历过。今年3月,应急队第一大队接到增铺生活水管的任务。那段时间连续下雨,场地上全是烂泥,队员们只能把一节节水管先抬到方便制作的地方,用烫管器连接稳定后,再拉到铺设处。“一节管子的长度是6米,十几节连起来,就有60到80米,需要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才能拉动。”队长周飞记得,大家常常拉着拉着,淤泥就没过了大腿,甚至没到腰窝。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被泥泞包裹的滋味至今让大家心有余悸。
  初心不改,盐碱地里“茁壮成长”
  项目现场,有为中天事业奋斗半生的技术、管理专家,也有大量85后、95后。站在梦想的“战场”,年轻一代有如盐碱地里的艾蒿和胡杨——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茁壮成长。
  去年1月调入循环经济项目组的曾凡波,迅速调研南通公司全厂固废种类,在充分论证钢渣一次、二次处理以及矿渣微粉、固废处理、水洗分盐等工艺流程技术上,确定主要工艺方案,并组织编写各标段统一的技术说明。
  轧钢组的陆豪去年9月接手施工管理。精棒单元打桩施工时,主厂房、水泵房区域频繁出现爆桩头、打不下去的情况。开挖发现,下面有大面积混凝土基础。为保障施工进度,陆豪及时联系工管部领导、监理、总包单位等,召开障碍物处理方案协调会,并与施工单位积极协商,为公司节省了30万元成本。
  在海边无遮挡的风吹日晒中,皮肤灼痛、脱皮、皲裂是常事,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年轻人甚至苦中作乐。曾凡波说,一次通宵浇筑混凝土作业中,项目组的一名小伙子站上几十米高的成品库工地,在夜色中以笛声为大家提神。“下班回去,有同事负责炒菜,也有人表演萨克斯。”
  风里雨里,大家经常唱响中天厂歌:“我们志在高高的炼钢炉旁,弧光闪烁汗水流淌;我们志在高高的炼钢炉旁,厂荣我荣牢记心上,嗨哟嗨……”
  培养输送人才,本部大后方不遗余力
  在培养与输送人才上,本部大后方不遗余力。仇万俊特别感动的是,南通项目进入生产设备安装阶段时,常州本部派出7名专业工程师,到南通参与技术把关,没有一个人计较得失。
  接到任务的锅炉专工刘金龙,安排好本部工作后连夜开车赶来。“到宿舍已经是晚上10点多,第二天早晨6点就出现在项目现场。”仇万俊说,刘金龙顶着37℃的高温,连续奋战好几天,现场查找锅炉安装存在的问题和质量瑕疵,形成书面材料留给项目组。
  丁亚娟是退休返聘的电气专工,在南通项目启动之前遭遇一次车祸,还在恢复期。“抛不掉对企业几十年的感情,项目需要她的时候,依然主动请缨,与项目组同进退。”仇万俊说,现场丁亚娟一瘸一拐的背影,却成为年轻人心中最动人、最靓丽的风景。
  “本部给了我们太多的支持,来这边支援的同事都不计个人得失,两头兼顾。”董力源表示,正是怀着这份支持和动力,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的各团队将加倍努力,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力争早日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加快成为有规模、有品牌、有内涵、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深受社会尊敬的世界一流钢铁联合企业,为江苏钢铁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实现钢铁强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周茜 朱元洁 文 朱臻 摄
访问统计: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