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不止于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读城 作者:新华社记者刘亢 张展鹏 秦华江 杨丁淼 俯瞰长三角,常州居中:东西向,位于沪宁走廊中段,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南北向,越太湖可达杭州,淮泰常铁路建成后,常州便打通“任督二脉”——不仅贯穿苏南苏北“生命线”,更能北接山东半岛及京津冀经济圈,南接杭州都市圈。 放眼全世界,常州正以“黑马”之姿抢占新能源产业“中心”:2023年出口“新三样”产品299.7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产自常州。 人有人设,城亦有城设,工业是常州最鲜明标识。40年前“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如今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去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80亿元,为“万亿之城”提供核心支撑。 常州城区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盘活传统产业、布局新兴产业、谋划未来产业,“实业立市”已是寻常路,“万亿”之后还要寻找常州的新路。虽已立于新能源风口,常州并未止步,又将目光投向氢能、碳纤维、合成生物等产业,并以“十五年成城”的城市抱负,启动建设“两湖”创新区。 如何把地理上“中心位置”,转化为城市竞争的“中心地位”?“持平常心、持久发力”是常州答案,由此行稳致远,从“寻常”迈向“超常”。 “新”向往之 笃行必至 从接近万亿到正式官宣,常州城市热度不断攀升。各界关注焦点在于,“苏锡常”三兄弟里似乎名气最小的那个,原来一直在产业主赛道默默“狂飙”,终见“繁花”——10年间经济总量翻倍,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苏南,成为“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万亿级城市。 一组数据可解释这座“万亿之城”的不同寻常:国家工业41个大类,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5个,同类城市中最完备;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工业大奖数均领跑全国同类城市;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全国产业版图中打上鲜明的“常州地标”。 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车间,机械手臂进行焊接作业(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实体经济百花齐放,新能源产业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束。 去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67.8万辆,独占江苏七成;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3400余家,基本形成产业闭环;“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常州声音”也回响在国际舞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边会活动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时,常州是唯一受邀线下发言的中国城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司长柯睿智称,“常州不断进行结构性转型,在新能源和电动车发展等方面持续走在前面。” “新能源”这篇文章,几乎所有城市都在作答,常州究竟做对了什么? 久久为功,厚积产业“能量”。从2013年谋划新能源汽车产业算起,刚好“十年磨一剑”。引进当时产量还有限的比亚迪和只有3页PPT可展示的理想汽车——这也是目前屈指可数实现盈利的国产新能源车企,去年四季度比亚迪更是超过特斯拉,成为单季度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常州诚意满满,两大整车“链主”也给予足够回报,引来众多核心配件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领域头部公司。 避免内耗,增强统筹“能力”。新能源赛道“坡长雪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问题无可回避。常州擅长“军团作战”,县区和开发区锁定产业链不同环节,定位清晰、相互补位;鼓励拓展海外市场,并尽己所能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常州整车出口已占江苏半壁江山。 调高定位,提升城市“能级”。“百名院士常州行”“百名跨国CEO常州行”,两场活动尽显自信:洮湖畔建设用地“5年未售一寸”,金坛却划出两千亩土地、数十亿元资金,迎候河海大学新校区两万学子;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先后落子,一流科研“矩阵”逐渐成型;伴随新能源产业崛起,“龙城英才计划”不断升级,2019年以来人才净流入超50万…… 一生中最紧要的几步,往往决定人的命运,城市也如此。抓一时“风口”已不易,将其变为持久“风向”更为难得。 常州市市长盛蕾说,产业培育和创新是一场甘于寂寞的苦旅,需要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成长、容得失败,不管路上有多少爬坡之艰、涉滩之险,都要坚持从长、从专、从教。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人头济济。(2023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去常州看看”,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最近经常这样推介。合成生物学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通俗解释,牛肉猪肉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淀粉可以用光来合成,颠覆既有认知的生产方式将进入工业产线。 即便受疫情困扰,常州率先出手,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建成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勤奋拼搏的精神、极高的工作效率、敢于创新的勇气,将助力常州成为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的制高点。”黄和说。 常州已在多个高附加值赛道开始新一轮卡位: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产值全国第一,碳纤维产值占全省三分之一;协作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一,国内每4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武进造”;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拿下了全国首个氢能源机车出口订单,打造国家氢能装备质检中心等高端平台…… 与新旧动能转换同步,常州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 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常州”沿沪宁铁路东西向发展;改革开放后,武进、新北“一体两翼”,助力城市框架向南北拓展;近年来溧阳、金坛崛起,常溧一体化、常金同城化加快推进。但整体来看,中心城区偏于一隅、辐射带动效应不足,老城区密度较高、空间受制。而“两湖”创新区处于全市地理中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可盘活全局。 把不可多得的山水资源变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吸引产业、科技、人才聚合裂变,在更广领域释放新质生产力。 揽湖听潮,感知未来。滆湖190平方公里的水面与洮湖90平方公里的水面合力加持,“两湖”区域已集聚中以创新园、中德产业园等重量级平台,及理想汽车、蜂巢能源、星星充电等新经济浪潮前沿企业。 “我们的万亿之路,是改革开放壮阔全景的生动缩影,是中小城市内生驱动、内涵增长的典型案例。”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常州要加速将“发展之势”转化为“竞争之能”,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滆湖上掠过的长风,掀起洮湖的片片涟漪。俯瞰“两湖”创新区,轮廓似一只振翅飞翔的蝴蝶。有3200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常州,新产业与新城市空间交相辉映,向“新”图强、又一次“破茧成蝶”。 细“治”入微 山河永续 数九寒冬,金坛茅山清冷异常,却挡不住登山客饱览“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热情。大多数游客不知道茅山也是“盐山”,千米深处藏着若干个千年采盐遗留的盐穴,其中一个约105个游泳池大小的盐穴被制成“充电宝”: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盐穴中;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转换为电能。这个电站一个储能周期可存储电量30万千瓦时,相当于6万居民一天的用量。 生产性工程思维转变为生态性有机思维,将废弃的“密封巨罐”打造为经济和生态价值兼备的“盛金之坛”。 由中盐、华能集团和清华大学三方研发共建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攻克了压缩机等数十项技术难题,不仅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助力更多新能源消纳,还消除了潜在的地质、生态风险。华能江苏公司储能项目生产部部长庞里波介绍,茅山还有诸多类似的废弃盐穴,都可充分利用,为常州乃至其他城市解决用电负荷。 常州城区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被反哺的不仅有“名山”,还有备受呵护的“大川”。 常州人将长江看得很重,贯穿新旧城区的两条南北大道,分别叫通江路、长江路。江苏八座长江沿线城市中,常州岸线最短,仅有25.8公里,江边一度烟囱林立、工厂扎堆、渔船密布,化工企业离长江最近约一百米,而如今江景壮阔,生态岸线占比达80.6%,位列全省第一。 巨变背后是“壮士断腕”的抉择。2019年以来,常州累计投入超100亿元,安全拆除45家滨江化工企业,重新布局现代化产业链。复绿面积超3300亩,形成“十里绿廊”,建成万亩生态林,并加快建设长江生态文化公园。 常州地处太湖上游,只拥有占全湖1.9%的湖面,但与对待长江一样,用心守护每一寸水面、与大江大湖共生共荣。 一泓江水入太湖前,不少要在常州入洮、滆两湖。常州持续推进污染治理攻坚战,围网养殖发源地之一的洮湖,已从湖中围网密布、湖滨排污企业林立,蜕变为“全湖不见围网、岸边草木葳蕤”;历经常态化捞藻清淤、退渔还湖两万多亩,滆湖里51万平方米的人工“水下森林”摇曳生姿。近期,“AI+人工”监测洮滆片区创下历年单次观测鸟类数量之最。 鸟类作为大自然的信使,它们“择地而栖”,用翅膀标注生态指数,是最公平的“生态代言人”。常州市副市长夏思军介绍,近年来,“两湖”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为野生鸟类的栖息越冬提供了良好环境,太湖“前置库”“净化池”作用不断彰显。 太湖湖心区水质达到Ⅲ类,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佳,PM2.5浓度绝对值排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滆湖水质持续改善,洮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最新发布的这组数据,成为常州“高质量迈入万亿之城”的生动注脚。 武进区西太湖(滆湖)揽月湾景区(2022年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事实上,常州这两年备受瞩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想观察当年赫赫有名的“苏南模式”发源地,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城市与产业、城市与自然的空间相融和谐共生。 乡镇企业蓬勃兴起,驱动苏南彻底迈向工业化道路;走转型升级、国际化之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是苏南模式的二次嬗变;依靠创新驱动转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新苏南模式”应有的现实模样。 “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常州推动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的系统重构,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洮湖畔,中创新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车间里,工程师们正调试新品、加速量产,这款圆柱电池采用新材料,通过优化结构减少内阻,改变电子流动路径提高效率。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介绍,新产品充电十分钟便可“满血复活”,续航能力提升至此前的120%。 一如这家世界级企业优化电池内部结构、增强能量密度,常州持续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因地制宜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增强城市“续航”能力。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万帮数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丽充超级充电站(2023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溧阳、金坛山水自然资源独特,充分释放生态“磁吸力”,落户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载体平台,集聚宁德时代等重量级企业,催生了完整度达97%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智”造之美与山水之美相得益彰。 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在工业起步较早的武进、新北、经开区,以长江大保护为引领,结合太湖治理,聚焦电镀、铸造、涂料、印染等行业,推动“危污乱散低”企业整治提升、腾退土地空间,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数均居全省前列,有望实现10多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 绘就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作为生态空间受限、功能空间紧凑区域,钟楼和天宁以“城中有园、城景一体”的理念,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街角延绿、腾退换绿,口袋公园、生态湿地随处可见。率先实现封闭式收费公园围墙拆除、免费开放,“市民公园市民享”的做法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常州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路径,一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都市文明与田园诗意深度交融、城市记忆与农耕乡愁山鸣谷应的画卷徐徐展开。 这是1月5日拍摄的常州溧阳1号公路。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在常州南山的绵延叠翠间,一道“彩虹”在丘陵中起伏。行驶在这条由红黄蓝三色标识描摹的“一号公路”上,目之所及皆青翠,不时有白墙黛瓦的村落、湖泊和飞鸟映入眼帘。公路串起溧阳大小村落与旅游资源,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 既为生态版图扩面、又为绿色发展扩容,推动“静躺”的资源转化为“涌动”的财富——对常州全市而言,这也是接力铺就的“一号公路”。 持平常心 谋超常事 衣袍折纹厚重如江水波浪,踞坐如山注目冥思若听江水拍岸——京杭大运河畔东坡公园内,名为“大江东去”的这尊雕像曾获全国大奖,也是常州网红打卡点之一。 苏东坡平生十余次来常州、并选择终老于此,在常州采访期间,这个故事记者听本地人反复提起,一代文豪的坚韧放达恰好契合了城市气质。 起伏有常,把长期主义当做平常,城市方能长远。 人生自有波澜和起伏。苏东坡一生漂泊,处于人生最低谷依然“也无风雨也无晴”,即使是贬官后也能随遇而安“此心安处是吾乡”。但终其一生,唯有常州是他的主动选择,“眷此邦之多君子”。 城市总有辉煌与低谷。改革开放之初,常州涌现出金狮自行车等一大批名品名牌名企,“工业明星城市”风头强劲。然而时间推移,在星光耀眼的苏南板块,一度被调侃“苏锡无常”。历经坎坷波折、起起落落,终于迎来新能源产业的全面爆发。 在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忙碌(2023年1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静待花开。“不仅要永恒立起来,而且要勇敢立在潮头。不光有恒心,更要做成恒业。”汪立平在外地离职创业发展并不顺利,来到常州成立江苏恒立高压油缸有限公司后,潜心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给挖掘机装上“中国心脏”,30年筚路蓝缕,成为国内液压行业“单项冠军”。 包括恒立在内,常州的“隐形冠军”数量居国内同类城市之首。常州企业不急于扩张规模,更在乎能否做成“百年老店”。正是这种专注执着,成就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6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2家。 道阻且长,致广大而尽精微,小微亦可非常。 宏微科技公司墙上挂着成立以来历年的“全家福”,记录了三人创业团队发展为近千人科创上市企业的奋斗历程。宏微主营产品是不到10厘米的功率半导体芯片,以年均65%的增速,产值规模已达15亿元。创始人赵善麒相信“宏图之志,成于细微”。 微亿智造深耕多年,自研AI图像感知技术进行高精度、快速外观缺陷检测,帮助两千多家工厂实现智改数转,获得工业AI质检解决方案全国前四的市场份额,诠释“始于微而终成亿”。 常州人不怕从小做起,甚至可以从无做起。原本旅游资源并不丰富,“无中生有”打造恐龙园等A级景区41家,2021年以来,文旅项目投资位居全省第一,旅游接待总人数位列全省前列。 巷陌寻常,在江南意蕴的接续中,文脉沛然悠长。 常州东坡公园及周边城市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常州人将季札视为祖先,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的“南方第一圣人”三度“让国退耕”,才有季子封邑于延陵。低调谦逊之千年遗风,至今从常州园林名称可感——近园近乎似园,约园约乎成园,意园意之如园,未园尚未成园。 常州坐拥穿城而过的运河、奔腾入海的长江、山温水软的太湖——水,至柔亦至刚。生生不息的江南水韵孕育出儒雅谦逊但不乏刚直血性的城市性格。一条青果巷,区区几百米,飞出了“江南第一燕”瞿秋白,“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张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谋将来永远幸福”;“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 常州方言在吴语区里偏硬,自带强悍和自信。从“季札三让”到“常州三杰”,涌现一长串闪耀中国历史的常州名人。“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带着因伤寒而落下残疾的左腿,从初中文凭起步,27岁成为清华大学教授,每天只睡5小时才换来《堆垒素数论》的惊艳世界。“我本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华罗庚是毋庸置疑的天才,执着与坚韧更写满一生。 如果将镜头再拉近一些,这份感动常在。横山桥镇五一村原党委书记梅鹤康将曾经贫瘠的土地,打造成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的百强村。2014年正值“美丽乡村”创建收官,他却被诊断为喉咽癌,声带被切除,靠写字板书写交流。口里无言,心中有歌,梅鹤康生前移栽到村口、象征朴实初心的朴树如今亭亭如盖。 观众在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参观(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产业培育上始终追求突破。常州人董才平创办的中天钢铁,跨过长江“二次创业”,来到黄海之滨的南通,总投资千亿元的绿色精品钢项目仅用578天,就实现业界13年才能完成的施工进度;再到古淮河畔的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常州博物馆不久前举办“三星眩耀——金坛三星村遗址特展”,一件史前文物“云雷纹陶豆”吸引大量参观者驻足,这是国内目前所见云雷纹最早的实证。与此同时,考古人员仍在这件器物出土的常州三星村遗址现场作业,孜孜以求比良渚文明更早的确证。 “云雷在天,神于百物。”云雷纹有延绵不绝和生生不息之意。在一望无际的洮湖边,校园内徜徉的河海大学学子会发现,这一古老纹饰就印刻在桥梁望柱的浮雕上;在开通不久的沪宁沿江高铁金坛站,赴南京、上海出行时间缩短一半的旅客,抬头可见被云雷纹装点的站房穹顶。 知所来,明所往。5500年前,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图案寄托了常州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迈入万亿之后,今天的常州人相信,山水之美激荡创新之力,交通中轴必能左右逢源,常州终将驶向“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未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发布日期:2024-01-31】
中天钢铁集团:以“兴才之道”砥砺“强企之路”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人才是强企之本。多年来,中天钢铁集团一直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人才强企生态链,让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同进步。近日,2023年度“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集团李辉成博士后获得创新人才奖,来看报道。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在中天钢铁质量检测中心内,李辉成正埋案俯首,忙于高端高均质化汽车用钢生产工艺开发研发工作。 中天钢铁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李辉成:攻克成功之后,有利于提升我们集团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钢种开发和应用能力,提升中天钢铁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可以实现节能降耗,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李辉成于2019年加入集团,担任炼钢工艺工程师,主管连铸工艺、新品工艺研发等,并于2022年6月进入上海大学——中天钢铁联合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成为中天钢铁首位在站自主培养博士后。 中天钢铁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李辉成:(集团)鼓励我们敢想敢干,小损失试错,大胆创新。同时,每一年我们的硕士、博士、高工等技术团队会与年轻的大学生师徒结对,个性化培养年轻人才,帮助他们脱颖而出,更好地胜任工作。 有理想、有抱负的李辉成,在“如鱼得水”的奋斗环境中与集团“相生相长”。2021年企业面临全面提产增效要求,对于铸坯偏析要求较高的特殊钢,仅仅优化二冷与电磁搅拌等工艺参数很难保证产品质量,李辉成成立攻关小组,充分利用PMO(脉冲磁致振荡凝固均质化技术)-EMS(电磁搅拌)组合调控技术,连铸产量提高10%以上,实现年效益节省674.45万元以上;2021年-2023年,李辉成主持常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基于钢铁制造流程,原创性提出了材料制定电磁参数的参考因子,突破传统经验,提出高温扩散物理模型指导科学制定加热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可实现利润3000万/年…… “钉”住一件事一锤一锤敲,李辉成先后获评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第一批市“领军型创新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冶金“创新人才”,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并结题,发表论文20多篇,拥有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来源:武进新闻 】 【发布日期:2024-01-31】
中天钢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近日,中天钢铁大酒店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纷纷在此打卡、签名。他们是参与中天南通公司项目建设的职工和家属。 自南通项目开工以来,在集团副总裁、南通公司总经理董力源带领下,广大中天职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克服了工期紧迫、地质条件差、建设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战胜了恶劣气候,争分夺秒抢工期,加班加点赶进度,凭借“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中天精神,用578天时间在黄海之滨建立了一座绿色钢城,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中天奇迹”。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其家人的鼎力支持和默默奉献。 为共享成果、共同前行,在集团董事局的全力支持下,南通公司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处、人力资源处联合开展“团结实干逐梦想、共享成果赢未来”万名参建职工及家属“看中天”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从1月持续到5月(春节期间除外),参与南通项目建设的职工可以携家属免费体验入住中天钢铁大酒店,并参加“中天一日游”活动。 1月18日-19日,首批78名中天员工及家属入住酒店。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先后游览了中天厂区、数控中心、“红流”数字化党性教育基地等地,观看了纪录片《中天战》,并在自助晚餐时间与厂长面对面交流,一同为过生日员工庆生。 “我是2013年加入中天的,当初妻子义无反顾支持我去支援南通项目,甘愿在背后默默经营着我们这个小家,很感谢公司能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我有机会带着妻子回顾自己打拼的地方。中天钢铁是一个温暖的企业,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中天‘大家庭’。”来自焦化厂的孟凡西激动地说道。 “能亲眼看见丈夫在中天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还有一群热情友善的领导同事,他一个人在南通工作我也就放心了。”第二轧钢厂员工刘春伟的妻子王舒惟表示。 “与全体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让员工过上好日子,一直是集团最朴实、最真诚的心愿。”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董才平强调。 企业善待员工,员工以厂为家。多年来,中天钢铁集团坚持构建“将爱心洒向员工,员工将忠心献给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让全体员工共享发展硕果,推行福利健康体检、打造现代化生活区、举办青年交友活动、兴建员工福利房、打造职工子弟托管中心等,无论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中天员工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来源:江苏工人报 】 【发布日期:2024-01-25】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
“感谢铁路常州站,在寒冬中伸出援手,保障了企业焦炭运输铁路通道的畅通,彰显了铁路担当,是最美铁路人!”1月23日,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献阳来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代表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赠送一面写有“尽心尽责、服务一流”的锦旗。 去年底,因北方天气影响,船运困难,中天钢铁常州基地焦炭库存急剧下降,最低时仅有一天的用量,一旦焦炭断供,将全线停产,并存在巨大安全风险。为全力保障焦炭供应,中天钢铁加大了焦炭的火运线采购量,常州戚墅堰铁路货场的焦炭到达量在短期内急剧上升。 12月中旬,铁路常州站站长邵耀先发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状况,并主动拨通了吴献阳的电话,暖心询问企业煤炭运输保障情况。 在了解企业困境后,邵耀先立即带队到戚墅堰铁路货场,组织南京物流中心常州经营部、戚墅堰站等相关人员专题调研焦炭装卸、转运等方案,并提出优化意见,安排专人对集装箱焦炭的装卸、转运进行全流程跟踪,跟车进入企业现场,全力保障企业焦炭供应。 在铁路常州站的大力支持下,中天钢铁单日集装箱焦炭转运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200吨,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平稳。 多年来,铁路常州站始终尽心尽责,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持续做优营商环境,构建“敢担当、敢创新”服务新格局,奋力扛起“万亿之城”担当。 【相关新闻】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中吴网)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学习强国-江苏经济报)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世界金属导报)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今日武进微博)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新华网-江苏频道) 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畅通 中天钢铁向铁路常州站送锦旗(交汇点)
【来源:中国常州网 】 【发布日期:2024-01-24】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
1月9日,2023年度“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结果揭晓,中天钢铁集团“电动批头用S2-M合金工具钢盘条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智能轧钢技术在中天钢铁棒材线的研发和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获得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李辉成博士获得创新人才奖。 为推动江苏冶金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表彰在我省冶金领域研发、开发、推广、应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经申报、评审、公示、审核等环节,2023年共有39项成果获得江苏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3项;共有57人获得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属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人才奖,其中,39人获得创新人才奖、18人获得青年人才奖。 中天钢铁集团牵头完成的“电动批头用S2-M合金工具钢盘条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采用“二火”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炼钢成分及残余元素的精准控制技术、超洁净炉外精炼 RH 真空处理技术、ABB 新型挡墙 中间包均质器技术、贝氏体等温相变工艺等,使得 S2-M 盘条具有较高的扭矩、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及服役疲劳性能,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智能轧钢技术在中天钢铁棒材线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是由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宇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了轧件的头尾定位精准跟踪、轧件的智能微张力控制、轧件运行过程中的头尾补偿功能等,使得轧钢过程中操作工能很快把全线的张力控制、头尾速度补偿等达到最优,使生产线本身具备自主调节和容错响应能力,实现长材产线的自主调节、全自动轧钢,并为轧材产线实现异地远程集控提供生产线端的支持和保障。这个系统在长材产线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毕业于上海大学的李辉成博士于2019年加入集团,担任炼钢工艺工程师,主管连铸工艺、新品工艺研发等,并于2022年6月进入上海大学-中天钢铁联合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中天钢铁首位在站自主培养博士后,主要负责特殊钢高端材料新一代均质化工艺开发和研究工作。 2019-2023年,他先后获评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第一批市“领军型创新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并结题,拥有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图为李辉成在检查连铸坯质量 近年来,集团深化科技创新结构体系,依托多个创新平台,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充分吸收各类高端人才优势资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截至目前,集团累计11个项目获评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个。 此外,从2012年至今,集团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47件,其中发明专利180件;软件著作权296件;拥有国内、外商标近40个,“ZENITH”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其中,3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1项属于国际首创、国际领先;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十大卓越品牌钢铁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关链接: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中吴网)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中国常州网) 中天钢铁集团再获多项省级表彰(江苏工人报)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今日武进微博)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中天钢铁新闻网)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个人获省级表彰(江苏经济网)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个人获省级表彰(江苏经济报-学习强国) 中天钢铁集团两个项目和一名个人获省级表彰(新华网-江苏)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 【发布日期:2024-01-11】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继公布《2023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拟认定名单》和《2023年度第二批星级上云企业拟认定名单》,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淮安公司)钢帘线一厂智能湿拉车间荣获“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中天淮安公司获评“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三星)”。 自动化程度低一直是钢帘线行业转型的痛点。但在中天淮安公司钢帘线一厂湿拉车间,其智能化进展一直走在公司及行业前沿。2023年3月,钢帘线一厂已正式投产并对外销售,工厂采用大型立体仓库,对盘条、成品箱和生产过程中所有中间在制品实现智能化管控。车间里,每36台湿拉机就搭配一台自动下盘机器人,能完成拉钢丝、压线、缠线等一系列动作。通过大面积使用输送线、穿梭车、AGV小车、分拣机器人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实现全程物流智能化。同时,立体化的生产布局大幅度提高产能密度,中天淮安公司的亩均产能较传统钢帘线企业提高了40%以上。 此外,借助集团数字化的资源优势,项目在ERP系统、MES系统、“5G+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深度发力,真正实现了智能装备全面应用,生产物料精准配送,生产过程实时管控,生产信息跟踪追溯,能源消耗智能管控,安全环保智能管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打造全球钢帘线“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标杆是中天淮安公司的目标,综合办公室和智能制造处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已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智改数转网联”政策规划,从市、省到国家级层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智能化项目申报。 “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智能制造处在项目申报领域积极发挥主动性,认真研究奖补项目和奖补金额,为淮安公司创效增效,全年工信条线奖补金额预计将超过400万元。”中天淮安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殷杰说。 中天淮安公司总经理盛荣生表示,2024年,中天淮安将争做智能制造“变革者”,将“自动化降本、智能化增效”理念融入厂房设计和产线规划的全过程,努力实现信息化平台、智能化系统、自动化设备“三化合一”,加快建设成为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全球钢帘线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标杆。(王晶晶) 相关链接: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中国常州网)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世界金属导报)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今日头条-华夏新城镇)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获两项省级殊荣(江苏经济报-学习强国)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获两项省级殊荣(江苏经济网) 中天淮安公司智能制造再获两项省级殊荣(新华网-江苏)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1-10】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
日前,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钢联会同国内权威专家推出的“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数(EDIS)”2022-2023年度评价结果新鲜出炉,中天钢铁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EDIS) AAA企业”,位列钢铁行业头部(引领)企业序列,全国仅20家钢企当选。 2022-2023年,中天钢铁坚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全面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的指示要求,持续推进“一总部、多基地”战略布局。 中天常州基地 位于常州的优特钢棒线材生产基地,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帮助集团拿下2022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23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等,目前已启动“第二个十五年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特钢企业。 中天南通基地 位于南通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致力于打造千亿级高端绿色临港钢铁产业园,2022年3月,首座高炉点火,仅用578天就进入投产达产期,今年3月项目一期一步全面投产,成为首个实现废水零排放、固废零出厂、煤气零放散“三零标准”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中天淮安基地 位于淮安的中天超高强精品钢帘线项目是淮安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于2022年1月8日正式启动,仅仅10个月后,项目一厂首卷湿拉钢丝成功出炉,项目七厂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历时8个月建成,本月初首批成品下线,助力淮安打造世界“钢帘线之都”。 此外,在本月16日举行的“中国大宗商品颁奖庆典”上,中天钢铁还获评2023“白玉兰”杯优质建筑用钢品牌人气企业奖、全国优特钢生产企业优质品牌。 近两年,中天钢铁先后为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及配套工程、沪宁沿江高铁、南通地铁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供应超百万吨建筑用钢,用过硬品质和优质服务充分满足项目用钢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天品牌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 相关新闻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今日头条-华夏新城镇)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中吴网)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 全国仅20家钢企当选(中国常州网) 中天钢铁蝉联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AAA企业(江苏工人报) 中天钢铁蝉联中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EDIS) AAA企业(交汇点新闻) 中天钢铁蝉联这项行业荣誉 全国仅20家钢企当选(新华网-江苏频道)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 【发布日期:2023-12-21】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华夏兰格金牛奖揭晓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大陆粗钢产量和成品钢表观消费量分别约10.18亿吨、9.2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54%、51.7%。同时,钢铁行业也是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超过18亿吨。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见,钢铁行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重任在肩。而钢铁行业发展低碳、零碳乃至碳中和钢铁技术则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行业绿色转型的重点方向。 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高效、健康发展,推动中国优质钢铁企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11月24日下午,华夏兰格双碳钢铁产业发展论坛暨2023兰格云商合作伙伴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场论坛由兰格云商、华夏时报主办,国联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锡商银行联合主办,并获得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聚金洋贸易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 本次论坛现场还重磅揭晓了“华夏兰格金牛奖”获奖结果,对钢铁行业中减碳表现卓越、对行业绿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企业、商会进行表彰,如通威集团、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协鑫能科、晶澳科技、TCL光伏科技等荣获相关奖项。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上旬,我国已有99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73家钢铁企业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3.62亿吨;26家钢铁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1.08亿吨。 通威集团荣获“2023年度助力绿色钢铁贡献企业”奖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助力绿色钢铁贡献企业”奖 协鑫能科荣获“2023年度助力绿色钢铁贡献企业”奖 晶澳科技荣获“2023年度助力绿色钢铁贡献企业”奖 TCL光伏科技荣获“2023年度助力绿色钢铁贡献企业”奖 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品牌钢铁企业值得信赖供应商”奖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领军企业”奖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领军企业”奖 正大制管集团荣获“2023年度钢铁影响力品牌”奖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领导力品牌”奖 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竞争力品牌”奖 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发展力品牌”奖 金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数字企业”奖 河北兆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度钢铁创新力品牌”奖 济南钢铁贸易商会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卓越影响力商会”奖 内蒙古钢铁生产销售行业协会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卓越影响力商会”奖 石家庄市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卓越影响力商会”奖 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卓越影响力商会”奖 济南钢铁贸易商会荣获“2023年度钢铁行业卓越影响力商会”奖
【来源:华夏时报网 】 【发布日期:2023-11-27】
走进“5G+数字工厂”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月18日,由中天钢铁集团联合广电大陆国旅共同组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天钢铁“5G+”智能工厂研学一日游第一期正式开始。当天上午,全市250多名小学生走进中天钢铁“5G+数字钢厂”,在中天钢铁志愿者的带领下,探寻钢铁生产的奥秘,感受工业科技的魅力。 中天钢铁“5G+数字工厂”于2021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工厂总占地10万平米,全厂区部署5G终端超1万个、接入设备点数万个,通过采取多样化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优化提升复杂作业环境下的数字化需求,实现5G全局覆盖,设备联网和数据整合率达100%,是江苏省首个“5G+数字钢厂”。 现场,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现代钢铁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在生产区的游览通道上,学生们纷纷探头张望,直观了解矿石淬炼成钢材的整个过程;在主控室,技术人员向大家详细讲解高炉炼铁的流程,并邀请学生穿戴VR模拟设备,切身体验科技创新的力量;在工业品展厅,同学们认真听取工厂支援者讲解各类常见工业用的加工过程,了解中天钢铁发展历程,感知企业历史底蕴。 “走在游览线路上,下面就是大工厂的自动化生产区域,我和同学们近距离看着一根根粗壮的钢坯一步步变成手指粗的钢丝。”来自新城实验学校的陈玥熙同学在参观完整个厂区激动不已,陈玥熙表示,智能化,无人化的炼钢模式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自己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为工业生产带来的安全便捷。 在下午的“一日游”游戏闯关环节,共设置套圈、投壶、投篮和踢球四个游戏。为了让同学们能加深对中天钢铁的印象,闯关游戏融入了中天元素。帘线钢、轴承钢、齿轮钢、连环钢、冷墩钢等8种钢材成品出现在了套圈游戏中,电炉、转炉、精炼炉、高炉则与投壶游戏相结合…… “通过现场参观、互动体验、闯关游戏等环节,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现代钢铁企业的飞速发展。了解到从一块小小的矿石,淬炼成钢材的冶炼过程。同时,让同学们更能体会到‘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中天钢铁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刘磊说道。 据悉,来自全市近50所小学的千余名学生将分4批参加本次研学活动。一直以来,中天钢铁将绿色发展、环保发展作为企业底线,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实施190余项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未来,中天钢铁将瞄准“道路宽平坦、两岸绿化带、高楼拔地起、四季鲜花开” 打造园林企业的目标,朝着“有规模、有品牌、有内涵、有温度、有核心竞争力,备受尊敬的世界一流钢铁联合企业”奋勇前进。 相关新闻: 走进“5G 数字工厂” ∣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金属导报) 走进“5G+数字工厂”,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紫牛新闻) 走进“5G+数字工厂”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吴网) 走进“5G+数字工厂”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化龙巷)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苏工人报) 走进“5G+数字工厂” 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华社-江苏频道) 走进“5G+数字钢厂”,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商精英大会) 走进“5G+数字钢厂”,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强国-江苏经济报) 走进“5G+数字钢厂”,近距离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苏经济网)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23-11-22】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
10月31日-11月1日,被誉为“质量奥林匹克”的第48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在北京举行,由中天钢铁“六轧力量”QC小组发布的《提升六轧二线人本轴承钢一次探伤合格率》QC课题,创造参赛历史,获得国际质量小组会议金奖。 “六轧力量”QC小组是中天钢铁最具竞争力的QC小组之一,自2020年以来多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荣获全国“冶金质量联盟杯”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级技术成果,并2次获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该小组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带教培养了数十名签约大学生,且多位优秀QC人才走上生产、管理等重点岗位。 “作为‘中天牌’轴承钢的典型代表,人本轴承钢订货量稳定、表面质量要求高。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小组通过QC攻关解决两项关键要因,将一次探伤合格率稳步提升至97%以上,月均创效近30万元……”活动现场,课题汇报人丁海波、韩逸涵相互配合,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出色的工具应用、精彩的演讲艺术获得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 “QC即质量控制,旨在利用PDCA循环法解决生产、管理实际难题,QC活动也是集团团委连续9年主抓的青年职工创新创效重要工作。”集团团委书记、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刘磊带队参赛并现场观摩了全球优秀的质量创新和改进项目,他表示,要将好的经验做法带回集团,持续完善QC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青年职工的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自1976年在韩国首次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48届,是质量管理领域参与人数多、涉及行业广,并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国际会议,中国是第三次主办该项活动。本届大会以“创新、活力与质量之美”为主题进行发表和交流,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个QC小组分享质量改进和创新成果,共设置金奖、银奖和铜奖3类奖项。(王晶晶) 相关新闻: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紫牛新闻)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中国钢铁新闻网)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新华网-江苏)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世界金属导报) 中天钢铁首获国际质量金奖(中吴网) 中天钢铁QC课题获国际质量金奖(江苏经济报) 中天钢铁获国际质量金奖(苏商精英大会) 中天钢铁集团首获国际质量金奖(江苏工人报)
【来源:中国常州网 】 【发布日期: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