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我们
集团介绍
组织机构
董事长致辞
领导团队
大事记
集团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营销信息
产品目录
产品用途
销售地址
采购信息
中天钢铁供应链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人才招聘
企业文化
企业宣传片
核心理念
中天厂歌
钢城掠影
党群建设
社会责任
绿色发展
社会公益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常州经开:由点到面“改”出创新动力源
经开区两新组织“双有”比例超95%;分层分类推动产改试点范围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延伸,全区新增产改试点企业30家;举办“经开先锋班”、“劳动者之光”宣讲团培训班、电工和制图员技能培训等特色班次,培训学员1100余人次…… 这是常州经开区过去一年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交出的成绩单。 推动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高质量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实施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建设……当前,经开区正围绕2024年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件实事清单,由点到面、试点先行带动全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改走深走实。 上周,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面向全体员工,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6名生产厂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共有12名员工进入理论考试和面试阶段。 “时值中天钢铁加快部署‘一总部 多基地’战略之际,公开竞聘为更多有能力者提供竞争和晋升的新赛道,大家的心态也从‘熬资历’向‘亮成绩’转变。”中天钢铁党群工作部部长刘磊介绍。 轴承工张国强是竞聘人员之一,于2016年来到集团,他不断精进工作技能,带队完成《减少轧机轴套跑套次数》QC课题研究,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轧钢第三党支部。“公开竞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让我们年轻人有了奔头,如果能被选上,我一定更加努力突破自己。”张国强说。 自2017年启动职工晋升“三通道”改革以来,公开竞聘已成为中天钢铁选才用人的主要途径。截至目前,已组织公开竞聘15次,提供厂长助理、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二级技术助理等重点岗位。 推动创新向纵深发展,自2022年成为省级产改试点企业以来,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了4个“金点子创新工作室”,对员工提出的“金点子”进行评估奖励。 “近三年,我们收集了1382条合理化建议,86项攻关课题被评为‘金点子’,获得公司创新奖励,创新收益达1000余万元。”博瑞电力工艺研究部副经理孟佳说。 博瑞电力机械制造中心数控技工张铭,主动研发智能接驳装置,被纳入公司“金点子”,“该装置每天可节约工时20小时,这是我入职以来提出的第2个‘金点子’,有了正向激励,干劲更足了。”张铭说。 如今的经开区,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工匠人才竞相成长——博瑞电力绘制20余套关键岗位“学习地图”,定向开发应知应会课程151门、赋能课程197门;今创集团探索培养集技师和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新增224名职工成为多能工,集装配、拉铆、粘接等技能于一身;中天钢铁组建QC推进者队伍,6个课题在全国QC成果发布中获奖,7个课题获省级奖项…… “通过选树产改先进标杆企业,我们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打牢全域产改基础。”常州经开区总工会主席赵盟表示,区总工会将围绕我市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紧扣全区“四特三新三潜”产业定位推进产改工作,培育5家先进标杆企业,力促产改百花竞放。
【来源:常州经开区 】
【发布日期:2024-04-11】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江苏各地立足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泰州:打造世界级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在位于泰州的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工人们正在接受焊接和粘连操作技能培训,为完成2艘17.5万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任务做好技术准备。LNG运输船是世界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之一,原来这一船型主要被韩国船企垄断。近年来,不断有中国船企攻克技术难关,拿到国际订单。 扬子江船业集团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银君说:“我们现在建造的17.5万方是世界上最大的LNG运输船。目前,国内具备建造LNG运输船的企业只有五家,而我们是唯一一家民营造船企业。” 高技术船舶是泰州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泰州正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企业产品结构向高技术船舶迈进,打造世界级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淮安: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在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全程智能化立体仓储物流体系,预计3月底4月初全面完成建设。该项目通过大面积使用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先进物流技术,原材料从码头卸货到变为成品金属丝,全程不再需要人工物流,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制造,生产效率提高20%,能耗降低10%,人力成本节约50%左右。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丛宝义说:“把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应用到我们现有的生产决策过程中,来把人效、机器效率以及能效推到最极致。” 当前,淮安正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绿色食品、集成电路等“7+3”先进制造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形成开票销售超千亿级产业集群4个。 【江阴:“科创飞地”激活创新因子】 借助科创飞地推动自身产业发展,是江阴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一记妙招。江阴出台的“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北京、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丰富的科创资源,通过持续搭建平台、招才引智、优化机制,实现“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目前,江阴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5个城市设立科创飞地10个,引进并落地项目154个。 江阴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秦伟说:“高新区将规范飞地运营管理、优化科技人才服务,进一步助力高新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来源:荔枝网 】
【发布日期:2024-04-08】
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以更快步伐锻造“中天优势 ”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4-08】
全力攻克“卡脖子”难题 打响“中天”制造品牌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4-08】
数实融合网联赋能 驱动锻造新质生产力关键引擎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4-08】
聚力科技创新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4-08】
竞逐数实融合赛道 推动“新质”“高质”双向奔赴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4-01】
中天钢铁:新质生产力赋能钢铁产业创新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满载着两会精神回到了岗位,并迅速开始了火热实践。 3月15日下午,中天钢铁集团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正向集团管理人员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 董才平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极大鼓舞了我们民营企业的士气和信心。我相信民营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钢铁行业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天钢铁通过科技创新、结构体系升级等举措,努力在新型工业化中闯出新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第八轧钢厂为例,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不断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特钢第八轧钢厂副厂长 韩志国 2023年我们通过开展小改小革、项目攻关,以及QC创新创效等活动,实现降本1.03亿元的好成绩。在保证下游客户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精轧机轧制取代mini轧机轧制,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向“新”出发,向“高”攀登。 新质生产力 的提出,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驱动力。在中天钢铁,智能化装备的使用已将生产效率较传统产线提高2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减少了产品的质量“误差”,保证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部分项目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40%以上,清洁运输比例超90%,工序能耗指标已达行业先进水平。下一步,集团将以建立“一张网”“两平台”“五应用集群”“二十应用场景”的5G矩阵式应用生态,培育起集团数字化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 董才平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使命、新要求,我们将坚持做强做精钢铁主业,同时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铆足干劲、奋勇争先,“为国家多贡献、为社会多奉献、让员工增收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和更大荣光。
【来源:武进新闻 】
【发布日期:2024-03-22】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企业
董才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中吴网 】
【发布日期:2024-03-19】
中天钢铁:“炼”出全国单项冠军!
赛场有冠军,制造业也有。近日,工信部公布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天钢铁研发的“高端含硫易切削钢”获评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又多了一件“利器”。 从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归来,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很有感触。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主战场是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特别是钢铁等传统重工业,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钢铁行业的风高浪急 中天钢铁始终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每年科研投入超10亿元开展技术攻关,到大力推进智慧制造、“淬炼”智慧钢铁,再到废水“零排放”、废气“零放散”、固废“零出厂”……长江畔、黄海边,自主创新驱动下的品牌化、数智化、绿色化贯穿中天钢铁的“一总部、多基地”。 “新质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必须把创新的基因刻进发展血脉。”在董才平看来,钢铁产业要聚焦薄弱环节,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同时在绿色环保、数字化上持续发力,锻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长板,增强发展主动权。 聚焦钢铁主业“提质” 中天钢铁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钢、核心零部件用钢等特精尖产品,针对切割丝用钢等长期依赖进口产品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在常州基地,直径4.5毫米的深加工线材达到国内高速线材领域顶尖水平,与淮安钢帘线项目产生了“1+1>2”的效果。 “风能领域用的轴承钢以前依靠进口,现在,我们研发出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低排放的产品,供给国际客户。”中天特钢公司总经理王郢介绍,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天钢铁凭创新突围,中标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成渝高速铁路、常泰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 抢抓“5G+工业互联网”机遇,中天钢铁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遍地开花。在常州基地,超低排放、能源集控、智慧安全、数字孪生、智慧物流等20个应用场景落地,“未来工厂”的形态初显。在南通基地,数控中心聚合炼铁、炼钢、轧钢等23个生产单元和铁前39个操作岗位,让5公里外的产线生产状况清晰可见、精准管控。淮安项目,力争在2025年建成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盘条从码头卸货到成为成品,全部采用自动化物流。 “我们紧紧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下功夫,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董才平表示,中天钢铁将继续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依托新成立的低碳研究院,加快研究碳排放、氢冶炼、绿电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一总部、多基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来源:常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24-03-19】
1443条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1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