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集团2021年度技术创新奖汇报评审会在办公大楼五楼大会议室举行。集团及公司领导赵金涛、王郢、万文华、叶玉奎现场观摩并指导,技术创新奖评委小组成员、项目参与人、员工代表等近100人出席。评审结果将于集团第四届科技大会正式公布。
作为集团第二届科协评选活动4大奖项之一,技术创新奖主要针对2020年以来,经专业部门审批立项且已经结题的新品研发、工艺优化、质量攻关、产量提升、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项目,旨在鼓励全员自主创新,不断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集团的实际应用。经两大公司审核、推荐,共有32个项目申报至集团科协,最终24个项目入围本次现场评审环节。
记者会上了解到,三炼钢《低碳非铝镇静钢高效化生产技术创新》项目通过连铸技术攻关,实现保护渣优化、二冷配水优化、耐材优化和设计更改,并开展实施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预计年创效达5142万元,目前已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中心《日进汽车轮毂轴承钢开发》项目通过近三年的努力,自主研发出高纯净轮毂轴承钢的冶炼技术、连铸低倍柱状晶控制技术、低脱碳层加热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产品质量经客户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扩大集团轮毂轴承钢的市占率;六轧厂《六轧2线KOCKS机芯维修攻关》项目成功攻克KOCKS减定径机组机芯自主维修难题,并编制《KOKCS机芯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大幅降低委外支出,做到随坏随修……
“目前,行业内帘线钢生产工艺普遍一致,同质化竞争严重,对客户而言,售价决定了产品竞争力,为此我们对帘线钢精炼工艺进行反复试验和创新改进,最终显著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预计今年帘线钢销量水平将同比增加40%以上,年创效超2000万元。同时该项目还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3篇,2次受邀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技术中心主任助理王昆鹏在介绍《帘线钢精炼工艺优化》项目时表示,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工艺,“中天牌”产品才能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审现场,技术创新奖评委小组从各项目的创新性、现实意义、技术水平、创新成果稳定性和固化程度等维度进行打分,现场提问并作简要点评。集团科协主席、特钢公司总经理王郢建议二炼铁《基于效益最大化下添加热压铁块研究与实践》项目进一步形成减排降碳的科学模型,在社会效益方面持续发力。王郢对技术中心《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高温耐粗化工艺研发》项目未来发展较为看好,他表示混晶是齿轮钢发展的瓶颈之一,该项目能够为国际顶级供应商变速箱齿轮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